希區考克系列 – Rope 奪魂索
說起Alfred Hitchcock (希區考克、希治閣)的電影,最出名的大概是《Pyscho》(驚魂記、觸目驚心)、《Vertigo》(迷魂記)和《The Birds》(鳥)等等。
這位拍電影拍到獲英女皇頒發爵士榮銜的大師,一生拍了50多部電影,擅長拍攝驚悚懸疑類型題材,即使是談情說愛的場景,他都要拍得很懸疑,所以有「緊張大師」(The Master of Suspense)的外號。
1948年的《Ropes》(奪魂索)是Hitchcock第一部彩色電影,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編,講兩名才智過人、家境優渥的大學生,為了實現他們對「完美犯罪」的憧憬,冷血地殺害14歲的少年。
後來某英國劇作家便以這個駭人聽聞的真實事件為基礎,寫了一齣名為《Rope’s End》的舞台劇,描述兩名同志高材生,深受尼采的超人理論所影響(超人的定位則是在於消滅失敗者、弱勢病患者、沒生命力的人),而渴望犯下完美的謀殺,為此竟冷血地勒殺了自己的同學,還將屍體藏在書櫃中,並邀請死者的親友前來寓所開派對,甚至將食物擺在書櫃上,讓不知情的親友們,以形同死者的棺材為餐桌。這個劇本輾轉到了Hitchcock的手上,便拍成了《奪魂索》。
Hitchcock與編劇Laurents有一個小爭執。Laurents認為,應該要像原先舞台劇一樣,不揭示兩名大學生到底殺人了沒有,讓觀眾跟教授一樣,一直帶著那種「書櫃裡到底有沒有屍體」、「這兩人到底有沒有殺人」的懷疑。
Hitchcock卻不認同,他讓觀眾一開始便確知兩名主角是殺人兇手。這是他慣用的手法,他要求的懸疑不是對事件的存疑,而是對主角心理的不確定,他要觀眾猜想的,是「接下來他們要怎麼辦?他們在想什麼?他們會怎麼做呢?」
就像Hitchcock另一套經典《Vertigo》(迷魂記),也是在電影一半的時候向觀眾解開了事件的謎。Hitchcock往往願意給觀眾「事件」的全知觀點,以便觀眾將焦點專注於角色的心理變化。這種作法是好是壞,見仁見智,但這種分岐可能就是誰可成為國際知名導演,誰是名不經傳的編劇的根本原因。
這齣電影的最大特色是「零剪接」和「單一場景」,情節推展時間與電影最後的長度一致(80分鐘),所有的情節是一個連續的表演、當時每一卷35厘米的底片可拍攝的長度約為10分鐘,故在拍攝時將整部影片分成八個部份,每個部份進行10分鐘的連續拍攝,最後再將八個小部份合而為一。攝影師在每卷底片即將用完的時候,會將鏡頭對準某一演員的背影,並停止攝影,開始更換新的底片,再繼續進行拍攝。
這種像舞台劇形式的零剪接,場面調度和攝影機走位必須以極精確的方式計算,才能製造出緊張感,這正是Hitchcock最擅長的事情,他自認是形式主義者(和寫實主義相反),他認為沒有經過設計的現實是凌亂且不具意義的。
因為場景狹小,所以在拍攝過程中,那些鏡頭後的道具會不斷的被移動,以騰出空間供攝影機運鏡使用,每一個環節都必須有高度的配合,若有一位演員走位出錯或吃螺絲,便要從頭開始拍過,因為電影只有八次不明顯的剪接,就像舞台劇一樣,演員壓力可想而知,主角之一的Farley Granger 在訪談中就說,他最怕的就是坐下去時工作人員還沒把椅子搬回正確的位置。
這部片當初的票房並不是很好,其中很大的一個原因,是題材的關係。當時美國整個環境是非常保守的,不但有電檢制度,教會的勢力也很大,一男一女如果要同時出現在同一張床上的話,其中一定要有一個人的雙腳要碰到地面,就算飾演的角色是夫妻,也不能同時躺在床上;另外,女性不能說「我要跟你離婚」,只有男性才能說,可見當時意識型態之保守。《Rope》的特殊就在於,整齣劇帶有濃厚的同性戀情誼。原先的舞台劇《Rope’s End》其實是充滿了同性戀相關的對話,在改編成電影時已經去掉很多相關的內容了。
如果只是謀殺案,希治閣不會很有興趣去拍,如果只是同性戀的故事,希治閣也不會很有興趣,但是又有同性戀又有謀殺案,希治閣就會有興趣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