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影:梅艷芳
我從來不是梅艷芳的Fans,但電影卻比預期好看,可能我也是在那個年代長大吧,會多一些共嗚,情懷與回憶永遠是無價的。
只是電影的氣氛很沉重,沉重得讓人窒息,梅艷芳的人生就像不斷與命運與本身性格對抗,也是此電影的主調。但我們都知道,與命運和性格對抗永遠都會是失敗告終,《伊底帕斯王》就是與命運對抗的悲劇;《哈姆雷特》就是與性格對抗的悲劇,所以《梅艷芳》這套電影也註定是一套悲劇,觀眾看得熱淚盈眶,是因為梅艷芳如何不屈不撓地與它對抗,也就是所謂「香港人精神」。
梅艷芳雖然名成利就,但仍彷如悲劇角色,他欠缺親情,從沒見過父親,母親把她當作搖錢樹,姐姐雖然對她很好,還有視他如妹妹(女兒?)的劉培基,但不足以彌補父母的愛。
友情方面,「相識滿天下,知己無一人」也許是最佳寫照,她曾在演唱會吐真言,說圈中唯一的好朋友就只有哥哥張國榮。那些什麼「褔䘵壽」,都是酒肉朋友,甚至是損友,更懷疑曾慫恿梅艷芳合作做生意騙去她不少金錢。至於梅艷芳的徒弟門,雖然都很尊敬師父,但都是後一輩的人了。
愛情方面,電影似有意為近藤真彦「洗白」,但我也覺得梅艷芳一生最愛就是他,有人說:「要徹底放下一個人,不是強迫自己去忘記,而是要再見他一面。」梅艷芳在患上癌症後,在不見面的十多年後,仍然要飛往日本再見近滕(電影裡叫「後滕夕輝」)一面,也許就是這個原因。那一場重逢的戲拍得很感人,假如配上「夕陽之歌」音樂襯底,會有一種千帆過盡、滄海桑田的感慨。(「夕陽之歌」正是由近藤真彦作曲)。
正是性格上的衝突,一方面嚮往舞台,另一方面想追求平淡,令她錯過了幾段姻緣。本來可以借「掌摑」事件回歸平淡,可惜天生的舞台王者不甘心這樣退下,因此間接患上不治之症,也因為不願退下休息,加速了死亡的來臨。悲劇的定義就是:「明知這樣做會有不好的結果,但性格就是這樣,我不得不做。」梅艷芳的英年早逝實在令人惋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