慾望街車 A Streetcar Named Desire
《慾望街車》(A Streetcar Named Desire),香港譯做《慾海奇女子》,香港的電影譯名一向不喜歡照字面直譯,今次我比較喜歡台灣的譯名《慾望街車》。1951年的黑白電影,是馬龍白蘭度(Marlon Brando)的成名作品(獲奧斯卡影帝提名,但沒有得獎),令他從此成為Hollywood的一線明星。
但馬龍白蘭度原來極討厭演戲。他說過:「我在荷里活的唯一理由是,我沒有足夠的勇氣拒絕金錢。如果有電影公司肯給我演戲同樣的酬勞去掃地,我會掃地。」所以,馬龍白蘭度和黃秋生一樣,都演過不少爛片。
女主角費雯麗(Vivien Leigh)則憑此片第二次獲奧斯卡影后,她的演出的確是出色,第一次是1939年的《亂世佳人》。《慾望街車》是根據田納西威廉斯(Tennessee Williams)的同名舞台劇改編。香港和台灣也曾改編過這套舞台劇,香港版由葉童飾演費雯麗那個角色。
故事講家道中落的布蘭琪(Blanche)(費雯麗飾)投靠已婚的妹妹史黛拉(Stella),布蘭琪自尊心極強,雖然家道中落但仍然行頭十足(都是些淘寶仿冒品),極力想維持上流社會高雅作風的她,只能靠幻想與謊言來支撐自己。
妹夫史丹利(Stanley)(馬龍白蘭度飾)老粗一名,不懂得分真貨假貨,他看到布蘭琪華麗的衣服和珠寶,懷疑布蘭琪沒有向他們說實話,而是把變賣家產所得的財富留給自己。兩人因價值觀及生活方式不同而衝突不斷。史丹利是波蘭人,布蘭琪常稱他為「波蘭佬」(Polack),讓史丹利非常生氣。
我第一次認識馬龍是《教父》,很難想像,電影《欲望街車》的Stanly和《教父》的Vito Corleone竟然是同一人,兩套電影相距22年,演《教父》時馬龍還不到50歲,可能化了一個老妝,想像不到他年輕時竟是如此風流倜儻,演《欲望街車》時馬龍才27歲,飾演一名「不覊的流氓」入型入格,張國榮在《阿飛正傳》裡極可能參考過馬龍在這套電影裡的演出,尤其是馬龍那個性感白色小背心和緊身T-Shirt的造型,在那個年代絕對是前衛的穿著,但還是要看誰人,陳冠希穿白色小背心短褲很有型,阿叔同樣穿著就很醜。
評論經常讚揚馬龍在此片中的「方法演技」,我就不太懂得欣賞,可能我太討厭史丹利這個角色,脾氣暴噪,經常大吼大叫,亂砸東西,家暴妻子,最後更強姦了布蘭琪等等,實在太噁心。
故事的結局是個悲劇,布蘭琪的幻想世界被戮破,被史丹利強姦,精神崩潰的她被送往精神療養院,臨行前說出了經典台詞:「無論你們是誰,我一直都依靠陌生人的好心而活(Whoever you are, I have always depended on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)」。
也有評論覺得史黛拉本是個體面的小姐,卻嫁給了史丹利這種底層工人,而且史丹利還會對史黛拉動手動腳,使得這部戲毫不真實。連戲中的布蘭琪也不明白,曾找機會勸告史黛拉離開史丹利。最後史黛拉和史丹利的婚姻也告破滅,他覺得對不起姊姊,如夢初醒地喊著:「我對我姊姊做了什麼了?(What have I done to my sister)」。